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/

高举旗帜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(三)

2021-11-30 15:52:36

四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

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,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,实现一产稳、二产进、三产优,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。

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,是我省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。要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,实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行动,做大产业集群、做强龙头企业、做优产品质量。着力打造电子信息、先进装备制造、石油化工、现代纺织服装等万亿级支柱产业,重点发展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与新医药、智能化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改造提升食品、冶金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。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,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“上云用数赋智”行动;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,提升现代物流、金融服务、电子商务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;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,大力发展共享经济、平台经济、总部经济。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工程,打造一批创新型生态型大企业集团,培育更多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和单项冠军,力争规模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60家以上,更多企业进入全国500强、世界500强。联动实施质量、标准、品牌强省战略,推动质量变革,让更多“福建制造”“福建服务”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
以人才引领创新型省份建设。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。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,尊重人才、培养人才、用好人才,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、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,通过人才创新创业创造,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;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,实现企业数量、产业规模“双倍增”;鼓励社会各方面加大研发投入,五年实现研发经费翻番。深化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,高水平打造省创新实验室和创新研究院,积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,加快技术转移服务载体和市场体系建设。坚持“创新不问出身”,实施“揭榜挂帅”等科技攻关制度,完善创新支持和激励保障机制,营造一流创新生态,真正使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。

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、海洋经济、绿色经济、文旅经济。这是福建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。要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,加快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,推动数字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、在各领域广泛应用,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,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万亿元。深化海上福建建设,迭代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,打造海洋优势产业集聚区和新兴产业集群,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群,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%以上。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,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、运输结构,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盲目发展,营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时尚。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进一步打响“清新福建”“全福游、有全福”等品牌,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。

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。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,以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圈建设为引擎,带动闽东北、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。福州要坚持“3820”战略工程的思想精髓,做大做优做强省会,加快福州新区建设,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,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。厦门要弘扬特区精神,当好改革开放先锋,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发挥辐射带动作用,进一步建设好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。漳州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,提升食品加工等产业,推进古雷石化基地建设,建设富美新漳州。泉州要弘扬“晋江经验”,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,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,建设21世纪“海丝名城”。三明要深化林改、医改和教改,大力发展小吃文旅康养等特色产业,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。莆田要秉承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,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,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品质。南平要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做大做强茶、文旅和康养等产业,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。龙岩要弘扬古田会议精神,厚植绿色生态和客家文化,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。宁德要加快三都澳开发建设,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,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平潭要围绕“一岛两窗三区”战略,大力推进综合改革,打造台湾同胞“第二生活圈”。要完善都市圈和协同发展区建设机制,加快基础设施、环境治理、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,推动产业合理分工、特色发展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加快优化交通畅通、管网配套等基础设施。抓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,推动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等可及,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。

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。民营经济是福建发展的特色所在、活力所在、优势所在。要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深入精准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,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,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大胆创新、放心创业、放手创造,在全省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,落实好放宽准入、减税降费政策,缓解融资难题,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,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。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企业家、支持企业家、爱护企业家,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。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、闽商精神,心无旁骛做实业,做爱国敬业、守法经营、创新创业、回报社会的典范。

五、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,拓展福建发展新空间

我省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、重要通道。我们要充分发挥地理和政策叠加优势,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紧密联接起来,推动更多优质要素在福建集聚,让更多产品与服务从福建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
坚持扩大内需战略。激活省内市场,拓展国内市场,融入国内大循环。要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,实施城乡消费提升行动,持续做大传统消费,加快发展新型消费,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建设,让省内市场活起来、旺起来。要加强与长江经济带、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对接,推动我省企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,提高福建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。要聚焦“两新一重”和补短板,积极扩大有效投资,强化与央企、民企、外企对接,激发民间投资活力,吸引更多优质投资。

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。巩固拓展先行对外开放优势,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,加快建设开放强省。以高标准、可持续、惠民生为目标,深化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,全面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,实施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行动计划和“丝路伙伴计划”,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,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,稳妥开展健康、绿色、数字、创新等新领域合作,优质打造标志性工程,扎牢风险防控网络。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区提质,探索实施自由港政策,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,建设层次更高、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。扎实建设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,打造一批标志性平台和旗舰型项目。推进贸易创新发展,扩大同周边国家贸易规模,鼓励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。加大利用外资力度,更好发挥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作用,提升开发区引资平台功能,加快国际化商务载体等建设,更好吸引外资集聚。

强化通道枢纽功能。加快高铁、省际铁路、城市轨道等轨道交通网建设,推进厦门翔安机场、福州机场二期建设,做大做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,壮大以福州港、厦门港两个主枢纽港为核心的东南沿海港口群,完善公路网布局,构建智慧综合交通。畅通国内国际市场流通,大力发展海铁、海空等多式联运,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,实现在福建就可以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。实施侨资侨智侨力引进工程,开展“引侨资、聚侨力、汇侨智”行动,建设华人华侨回国创新创业基地,充分发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融通中外的桥梁纽带作用。

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。积极开展首创性、差异化改革探索,深化拓展重点领域和县域集成改革,推出一批具有福建特点、全国影响力的改革举措。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,落实公平竞争政策,深化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数据等领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。深化我省国资国企改革,增强国有经济活力。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,聚焦市场有效、政府有为、企业有利、群众有感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提高机关效能,推行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打造能办事、快办事、办成事的“便利福建”,形成市场化、法治化、便利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。

(来源:福建省人民政府官网)